温州大学图书馆智慧党建 >> 每月一书

图片新闻

每月一书

每月一书:《中华文明格局的起源:考古学的视角》(2024年10月)

来源:图书馆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4-10-24 浏览次数:

4cb0d407e8b21e16b0f094686d226d7IMG_256

陈胜前 著

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4.03

索书号:K870.4/7478-1

电子书:

https://pan-yz.cldisk.com/external/m/file/1050803842545971200

推荐理由

中华文明五千年,延绵不绝。这种内在的凝聚力在世界文明里属独一份。这是为什么呢?陈胜前,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,长期致力于考古学研究。陈胜前的著作,《中华文化基因的起源》《思考考古》《中华文明格局的起源:考古学的视角》,都着重讨论了考古学的意义。他想向读者强调一点: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是实物遗存,并不以符合某文献记载或者某理论模型为目的。

普通读者对历史的认知基本来源于文字的记载。但是,我们往往忽视了,相对于地球五十亿年的自然史,相对于人类百万年的进化史,文明只有一万多年的时间,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只有短短的五六千年。文字记录的历史很可能经历了多次删改,有关早期文明的历史文献更是带有传说的性质,可能存在移花接木的情况,若想拨云见雾,必须到那些不能说话的“垃圾堆”里去翻查,建立合理的基于实物遗存分析的历史真实。

所以,陈胜前不断强调这一点。这是理解考古学、理解历史、理解中华文明的基本前提。

《中华文明格局的起源:考古学的视角》这部著作提供了许多启发性的观点,论证了考古学的价值,当然也存在一些仍需商榷的问题。古人说:“尽信书,不如无书。”这也是考古学赋予我们看问题的一种方法论。考古学,一直走在发掘、探索、自省的道路上,诚如陈胜前所说:“面对种种争议,考古学其实波澜不惊,因为实物遗存就在那里。”历史沉默不言,真伪难辨,但是,人们一直在尝试靠近它……

内容简介

考古学具有大历史的宏观视角与长时段的时间尺度,有助于认识中华文明格局的形成与特点。从考古学角度看,中华文明格局有四个显著特点: 第一个是多元一体。这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广大与悠久。第二个是南北相依。南北两个农业起源中心,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缓冲空间,是中华文明稳定发展的经济基础。第三、第四两个特点代表中华文明的两个发展方向:一个是向内陆发展,西北半壁与东南半壁河山形成共生关系;另一个是向海洋发展,稻作农业向东亚其他地区以及东南亚、大洋洲地区扩散。

中华文明不仅是农业文明,而且具有多元的文化基础,其来源就是史前时代形成的文化生态格局。这个文化生态格局由四个部分组成:以农耕为主的东南板块、以游牧为主的西北板块、处在两者之间的生态交错带板块,以及海洋块板。四个板块之间的密切互动构成中华文明格局的基本框架。


作者简介


IMG_256陈胜前

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。主要研究领域为考古学理论、史前考古、石器分析等。著有《史前的现代化: 从狩猎采集到农业起源》 (第16届文津图书奖)、《思考考古》 (2018年度全国优秀文化遗产类图书)、《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: 考古学的视角》等 ; 发表《中国考古学研究的范式与范式变迁》《早期中国社会权力演化的独特道路》等论文一百余篇。




拓展阅读

1、资讯| 陈胜前:理论视角下百年中国考古学的回顾与展望

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729158202311263981&wfr=spider&for=pc

2、视频| 史前的现代化——溯源中国文明的经济根基 作者:陈胜前

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av721630745/?p=6

3、视频| 文博小剧场 | 考古:让人成为人 讲授人:陈胜前

https://haokan.baidu.com/v?pd=wisenatural&vid=3965700187517727893

文博小剧场 _ 考古:让人成为人 讲授人:陈胜前陈胜前:理论视角下百年中国考古学的回顾与展望史前的现代化——溯源中国文明的经济根基 作者:陈胜前

地址:瓯海区茶山镇(近温州大学南校区) | 电话咨询:86689683(内线:779683) | 邮箱地址:wzutsg@163.com
Copyright © 2015温州大学图书馆 | 技术支持:捷点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