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州大学图书馆智慧党建 >> 每月一书

图片新闻

每月一书

每月一书:《万古江河: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》(2023年09月)

来源:图书馆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3-09-22 浏览次数:

IMG_256

推荐理由:

本书打破历史朝代概念,用远古的中国、中原的中国、中国的中国、东亚的中国、亚洲的中国、世界的中国,六个发展历程来展示中国如何从远古一步步成为现在的中国,她自身内部的各个涵盖以及与外部世界的关系,脉络清晰,让一部部历史巨幕逐篇展开,阅读此书,让我们从上苍视角看到“中国之所以是中国,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”的深远渊源。

从写作来看,作者许倬云先生文笔极好,行文气势磅礴:“在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上,我所看到的十分有限,正如渚岸望江,有时看到波涛汹涌,有时看到平川缓流,终究只是一时一地的片断。”“万古的江河,不只属于中国,也属于全人类。”......


(美) 许倬云 著

北京日报出版社­,2023.3

索书号K203/3821-13

封面       万古江河

(美) 许倬云 著

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6

索书号K203/3821

电子书:

http://pan-yz.chaoxing.com/external/m/file/908401497037455360


内容简介

这本《万古江河》即心怀中国文化的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,也是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,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。随着历史的进展,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:从考古发现所见的中国文化的发端,到“中原”的出现,中原变成了中国,“中原的中国”慢慢扩张变成“中国的中国”,然后超越中国之外,慢慢将四邻吸收进来,通过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势力范围的扩大,变成了“东亚的中国”,然后在亚洲范围之内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,是“亚洲的中国”,再经过百多年颠簸与蹒跚进入世界,成为“世界的中国”。在对这各个超越王朝、政权的长时段文化圈的叙述中,中国文化和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,所以许先生围绕国家体制与时代特色,思想、宗教与文化变迁,农业、手工业与经济网络,民族、文化的融合与互动,中国人的日常生活,生活方式与生活资源,民间社会与信仰世界,文化、科学技术的进步转变,对外关系及与他者文明的比较互动等一系列主题展开。在在讲述着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多彩鲜活的成长故事。

作者简介

许倬云:

1930年生于江苏无锡,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,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、美国匹兹堡大学,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、美国夏威夷大学、美国杜克大学、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。1986年荣任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。学贯中西的史学耆宿,精通中国上古史、文化史、社会史,熟悉西方历史及其理论与思想,擅长利用不同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历史,尤其是考察中国的历史与文化;不囿于书斋,时时心怀天下,关心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走向。

拓展阅读

1、资讯|许倬云:我为什么要写《万古江河》?

https://www.163.com/dy/article/I0HCS4SF055274C5.html

2、听书|万古江河-文津奖获奖书目、清华校长赠送新生的开学礼-许倬云著作 https://www.ximalaya.com/album/44196056

资讯_许倬云:我为什么要写《万古江河》 听书_万古江河-文津奖获奖书目、清华校长赠送新生的开学礼-许倬云著作

地址:瓯海区茶山镇(近温州大学南校区) | 电话咨询:86689683(内线:779683) | 邮箱地址:wzutsg@163.com
Copyright © 2015温州大学图书馆 | 技术支持:捷点科技